第211章 江山风云
承天宫内,夜色如墨,风吹得窗棂轻颤,传来一阵阵低沉的响动。武则天立于殿内,眼神凝重地望着面前摊开的地图,目光如炬,思索着眼下大唐的内忧外患。江南吴家的叛乱余党与吐蕃势力的勾结,令局势更显危机四伏。边疆的烽火尚未平息,而朝中的不稳更如积聚的乌云,随时可能爆发出雷霆之势。她深知,眼下任何松懈都可能给大唐带来灭顶之灾。
上官婉儿步履轻盈地走入殿内,手中捧着最新的奏折,低声禀报道:“娘娘,这是狄仁杰大人方才送来的军情密报,提及吴家余党在江南的活动愈加频繁,似乎正在筹划更大规模的行动。”
武则天接过奏折,眉头紧锁。她缓缓展开奏折,迅速浏览其中内容。每一句话都像是一根针,扎进她的心中,深刻提醒着她当前局势的紧迫。她的目光中逐渐泛起寒意,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吴家余党真是冥顽不灵,朕不会再给他们任何机会。婉儿,立刻拟旨,命狄仁杰彻查江南的所有叛乱势力,无论是吴家的旧部,还是任何有勾结之嫌的人,统统拿下,一个不留!”
上官婉儿点头应道:“婉儿明白,娘娘请放心,婉儿定会协助狄大人,将吴家余孽全部肃清。”
武则天的目光转向窗外的夜空,低声说道:“如今边疆战事正酣,前线将士浴血奋战,京中的这些人却还在妄图借外敌之手扰乱朝纲,真是岂有此理。朕要让他们明白,凡是胆敢背叛大唐者,都将付出最惨痛的代价。”
与此同时,长安城内的整肃行动如火如荼地展开。狄仁杰率领大理寺的官员们,彻夜不休地搜查着可能隐藏叛党的地方。他们逐户排查,逐一审讯,势必要将所有与吴家余党有关的势力彻底连根拔起。
深夜,狄仁杰在一处偏僻的宅院前停下。他看着那扇紧闭的大门,眼神中透出一丝冷厉。这处宅院是吴家旧部的一个秘密据点,据密探提供的情报,几名吴家余党正藏匿于此。狄仁杰毫不犹豫,挥手下令:“冲进去!”
大门被迅速撞开,大理寺的官差们如狼似虎般涌入宅院。宅院内灯火瞬间亮起,几名正在密谋的叛党被吓得手足无措,纷纷想要逃跑,却被官差们牢牢制住。狄仁杰缓步走进正厅,目光如电,冷冷地扫视着被压制在地的叛党,沉声道:“吴家余孽,勾结外敌,罪大恶极。你们还有什么话说?”
其中一名叛党颤抖着抬起头,声音中满是绝望:“狄大人,我们不过是奉命行事,求您饶命啊……”
狄仁杰冷笑一声,目光中没有丝毫怜悯:“奉命行事?你们的命令来源于背叛大唐的吴家,而朕的命令,来源于大唐万民的安宁!来人,将这些逆贼全部押回大理寺,彻查他们的幕后主使,绝不姑息!”
官差们立刻将叛党押解而去,宅院内恢复了一片寂静,只有风声在庭院中低低回荡。狄仁杰站在空荡的正厅中,心中沉重不已。眼下的局势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吴家余党的余势竟然如此顽强,显然他们在江南的根基极深,单靠一两次行动恐怕难以彻底肃清。
他沉思片刻,随即走出宅院,对身边的属下说道:“立即派人将今晚的情况禀报娘娘,同时通知江南的各路官员,务必加紧排查吴家的旧部残党,不可有丝毫懈怠。”
“遵命!”属下们迅速领命而去,狄仁杰看着他们的背影,心中默默祈愿,愿他们的努力能够换来长安的安宁。
与此同时,在边关之地,李君羡也正带领将士们进行紧张的防御部署。吐蕃军队的骚扰愈加频繁,边关的防务压力越来越大。李君羡站在城墙之上,远望着敌军的营地,目光中闪烁着冷峻与不屈。
一名传令兵匆匆跑上城墙,向李君羡禀报道:“将军,探子来报,吐蕃军队在今夜有异动,似乎在集结兵力,准备发动突袭。”
李君羡眉头微皱,沉思片刻后,迅速下令:“传我命令,全军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弓箭手和步兵全部就位,务必严防死守,绝不能让敌人有机可乘!”
“遵命!”传令兵迅速下去传达命令,城墙上的将士们纷纷行动起来,紧张地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
夜色越来越深,吐蕃军队的营地中忽然传来了一阵低沉的号角声,紧接着,数千名吐蕃士兵在夜色的掩护下向大唐的边关城墙发起了冲锋。李君羡目光如炬,拔出腰间的长剑,高声喝道:“将士们,吐蕃贼寇胆敢犯我大唐疆土,务必要让他们有来无回!弓箭手,准备——放箭!”
随着他的号令,数百支箭矢如雨般射向冲锋而来的敌军,吐蕃士兵纷纷倒下,但更多的敌军仍然前仆后继,向城墙逼近。李君羡毫不退缩,他深知此战关乎大唐边疆的安危,关乎女皇的威严和百姓的命运,唯有全力以赴才能守住这片土地。
敌军的冲锋愈发猛烈,李君羡的声音在城墙上不断响起:“所有人,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城墙!任何人不得后退一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