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边关烽火
突厥入侵的消息如寒冬腊月的凛风般,瞬间席卷了整个长安城。从朝堂到民间,所有人都感受到了紧张的气息。唐高宗李治的旨意下达后,太子李弘作为监军,随即整装待发,前往边关,与凉州的节度使王方翼汇合,准备应对突厥大军的威胁。
太子李弘自从接受了父皇的命令,心中虽有波澜,但表面依旧保持镇定。他知道,这是他扳回局势的一次绝佳机会。若能在这次战事中建立军功,他不仅能重振在朝中的地位,还能趁机掌控兵权,削弱母后武则天的影响力。
凉州,边关城外
夕阳如血,照耀在广袤的草原上,给整个大地笼罩上一层战前的肃杀之气。突厥大军已经逼近边境,双方在凉州周围形成了紧张的对峙。凉州城头上,王方翼正站在烽火台旁,遥望着远处的敌军。他身着厚重的盔甲,目光如炬,身后跟随的是他一手训练的边防军队。这支部队是唐朝的精锐之师,多次在边境冲突中击退外敌。
“将军,太子监军的行程已近,预计明日到达。”一名副将走上前,向王方翼汇报。
王方翼微微点头,面色沉稳:“突厥的动向如何?”
副将回道:“突厥大军已经扎营,但未有进一步行动。看样子他们在等待什么时机。”
王方翼凝视远方的营地,心中暗自警惕。他知道,突厥人向来狡诈多变,虽然表面上看似按兵不动,但他们绝不会轻易放弃机会。正当他思索之际,忽然远处一阵烟尘飞扬,一队骑兵快马加鞭而来,马蹄声如雷,打破了边关的沉寂。
“是太子监军的车队!”副将望向远方,惊呼道。
不多时,太子李弘的马队抵达凉州城下。李弘身着银甲,神态从容,身边是他的心腹李昭德与几名亲信将领。凉州城门缓缓打开,王方翼带领众将亲自出城迎接。
“末将王方翼,拜见太子殿下!”王方翼一身铠甲,躬身行礼。
李弘翻身下马,微笑道:“王将军辛苦了,本宫此次前来,乃是奉父皇之命监军,协助你共同抵御突厥。”
王方翼恭敬道:“殿下亲临边关,实乃我军之幸。末将必定全力以赴,与殿下共谋退敌之策。”
李弘点头,神色间隐隐流露出几分骄傲。他清楚,王方翼虽是战场宿将,但面对太子这尊监军,他也不得不放低姿态。这意味着自己有机会通过这次战役掌控军权。
“王将军,眼下敌情如何?可有退敌之策?”李弘沉声问道,试图在众将面前展现自己的主导地位。
王方翼微微一笑,指向远处的突厥营地,解释道:“突厥大军看似按兵不动,实则是在等待时机。他们的首领阿史那贺鲁狡猾善战,不会轻易发动进攻。末将认为,我们可以采取坚守之策,等待时机再行反击。”
李弘听罢,眉头微皱,显然对这个策略有些不满:“坚守不战,恐怕会使敌军越发猖狂。依本宫之见,不如主动出击,以我大唐的强军震慑敌军,让他们不战自退。”
此言一出,王方翼微微一愣,随即目光中闪过一丝复杂。他虽然心中反对,但也明白太子初到边关,急于立功,便沉声劝道:“殿下,突厥大军精锐无比,贸然出击可能会导致我军陷入不利境地。末将建议,再多观察敌军动向,谨慎为上。”
李弘眉头紧锁,心中不快,正欲再言,却被李昭德轻轻一拦。李昭德走上前,低声在李弘耳旁说道:“殿下,边关军情复杂,王将军久经沙场,不妨先听他几日,待时机成熟再行出击。”
李弘虽然心中仍有不甘,但也知道此时贸然行动可能适得其反,便点了点头:“既然如此,便依王将军之策,暂时坚守。”
几日后,边关形势愈发紧张。突厥大军并未急于进攻,而是持续施压,骚扰凉州周围的村镇,逼迫唐军出战。王方翼一直按兵不动,坚守城池,但李弘内心的焦躁却日益增加。
这日傍晚,李弘在营帐中召集几位亲信谋士与将领,密议下一步行动。帐内灯火微弱,众人围坐一旁,神情凝重。
“诸位,突厥大军已在城外盘踞多日,若继续这样下去,凉州百姓必受其苦。我不愿再等下去,本宫打算明日亲自领兵出战,与突厥决一死战。”李弘语气坚定,显然已下定决心。
一名亲信将领站出,拱手道:“殿下英勇,臣等愿随殿下征战沙场,与敌军决一死战!”
然而,李昭德却神色凝重,缓缓说道:“殿下,敌军势大,贸然出击恐有不测。臣认为,还需谨慎为上。”
李弘目光一冷,心中怒火上涌:“昭德,你这是何意?难道要眼睁睁看着突厥在城外嚣张跋扈,而我却无所作为?”
李昭德低声道:“殿下勿急。臣只是担心,敌军此时尚未露出全部力量,他们的首领阿史那贺鲁极为狡猾,此番行动或许是在设伏。若贸然出击,可能正中敌军下怀。”
李弘沉默片刻,内心挣扎。作为太子,他本想通过这一战立下军功,借机扭转朝中局势,但李昭德的劝言也不无道理。思索良久后,李弘冷冷说道:“昭德,你所言我自有分寸,但明日之战,我心意已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