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九死一生逃离虎口(下) (第1/2页)
军人的思维瞬间占据了大刘二的大脑,他一边跑一边在思考:“这么多的吐蕃军队,他们这是要干啥?难道真的要对大唐不宣而战吗?”
不过,现在可不是想这些的时候,猴子已经跑得不见了踪影,这家伙打仗或许稍微比别人差一点,但是,跑路,他铁定的第一。
最占优势的,就是这小子个头矮小,体重要比别的兄弟轻得多。而战马他都是选择最强壮的,最能跑的。
大刘二忙里偷闲地朝后看了一眼,这一眼就让他差点从马背上掉下来。
他看到,从那条黑线中,突然分出三股黑线,朝着他们分开的三个方向追了过来!
目测也就是两里多路,谁要是稍微耽搁一点时间,被追兵咬上了尾巴,那就是一切皆完,再无生还的可能!
九死一生,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猴子跑得够快了,而且只有他一个人,目标比较小,那些吐蕃人怎么可能会发现他呢?
但愿这小子能够成功脱逃。
大刘二测算了一下,三股追兵每一股差不多都在百人以上!
这可是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怪事。
一般来说,大军出行,斥候最先,先锋随后,然后才是中军和押后的混合兵种以及粮草辎重。
中军的两翼是亲兵护卫,卫护军中统帅。
所谓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那是指的备战时期。
行军作战,你要是敢把粮食辎重放在先锋的前头,你的脑袋就会被砍下来挂在旗杆上。
大刘二知道,这一次已经可以确定了,这是吐蕃联军再一次犯边了!
怪不得那么多大唐边民拼命地朝着长安方向逃难啊。
他们的心中,只要靠近长安,才能感觉安全一些。到了长安,那就真的安全了。
可惜,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一路多么的漫长!千里迢迢,关山江河,草原沙漠,盗贼横行,还有那些深入大唐的吐蕃联军捕奴队!
他们不知道,即便是大唐境内最靠近长安的村寨,也被捕奴队杀光抢光了。
令大刘二心中有点底的是,他能隐约看到,吐蕃联军派出来的追击队伍,大部分是一人双马,还有一人一马的。而自己一方都是一人五马!
另外,那些无主的战马,居然也各自选好了逃跑的三路斥候,紧紧地跟了过来。
一时间除了猴子跑得快,没有战马追随过去,左右两路斥候的马后,再紧跟着这些战马,一时间烟尘冲天,就像有大股的斥候在分散开来,要回到他们的大本营去禀报军情。
很显然,吐蕃联军方面的统帅也是这么想的。
他可不知道,这两路人多的要去哪里,那就多派些骑兵追击吧。
这样,猴子的身后追着一百多人的骑兵,大刘二和李鑫的身后各追着二百骑兵。
而且,很快,那条黑线里从左右两边,再次分出两条足有百人队规模的骑兵,也加入了追击他们的队伍中。
大刘二眉头皱得很紧,双眉之间一道竖纹深深地显现出来。
他们现在逃跑的方式不对!
现在几乎是双方在平行迅跑。只不过,相隔了一里多路,这种情况随着距离的接近,就会被追上。
大刘二只能突然转向,几乎是九十度大转弯,开始朝着来时的路飞奔。
这个时候,大刘二才知道自己的心里为什么那么发堵!
边军呢?大唐的边军呢?吐蕃联军大张旗鼓地进犯大唐边境,在大唐境内如入无人之地,这样嚣张地态势,怎么没有见到一个斥候,更别说野战军队了。
再往前,那就是嘉峪关!
秦朝建长城,嘉峪关就是最前端!秦长城,到此关为止。
从秦朝起,嘉峪关就承担了御敌于国门之外的重担。
大唐时期,嘉峪关仍然是一座令吐蕃头疼的雄关。
所以,他们才要偷袭。
至于明朝洪武年间的嘉峪关,和秦汉唐原来的嘉峪关不在一个地方。
只是,大唐时期的嘉峪关,还没有明洪武年间的嘉峪关那么宏伟,那么强大的防守能力。
但是,大刘二知道,嘉峪关内有守军!
那么,这些守军是吃白饭的吗?平时他们不训练军队吗?斥候不应该放出去几百里哪怕是百来里、几十里侦察敌情吗? 那么多的边民逃难,很可能已经进入了嘉峪关,守军难道不向上边禀报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