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五章 一波三折的事情经历 (第2/2页)

加入书签

余乙笑道:“好,那就由你家独家报道吧,希望中肯一些,不要有所偏向。”

主编拍着胸口说道:“这种事我们是专业的。”

余乙走后,《信报》便开始说明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最后表示——这件事由余乙亲身说明,后续我们还会采访这件事的亲身经历者,敬请期待后续内容。

这次报道之后,余乙的名声稍微好了一些,吃瓜观众们将信将疑,期待着这件事的后续。

不过对余乙持怀疑态度的人还是有不少,还有一些是既得利益者。

比如:同时期发行专辑的各个歌手很是不爽,本来这件事快要盖棺定论了,他们也欣喜地看着自己的专辑销量节节高升。

毕竟,大部分人手中就只有那么多闲钱,买了别人的买自己的就少了。

但眼睁睁看着在余乙的亲身说法之后,余乙的专辑又有了回升之地,这让大部分人怎么能痛快?

于是,不少人躲在幕后,让人在报纸上抨击余乙。

《南方周刊》——真实情况还是共同利益团体?据本报社了解,余乙所谓的现身说法不过是一家之言,所谓的了解情况者也不过同是既得利益者。

《东方日报》——无耻之辈,妄想颠倒黑白、翻云覆雨,沽名钓誉之辈终究只是沽名钓誉之辈,何须再次出来丢人现眼?

《当代歌坛》——余乙所谓的亲身说法有几分可信度?

吃瓜群众再次吃瓜,这年头这样的大瓜还是很少见的,他们也好奇余乙说的是真是假?

毕竟,当时那些人都是参与者,都是在专辑上挂了名的。

要是说没点啥偏向自己人的事,打死他们都不信,毕竟帮理不帮亲的做法实在是太罕见了。

再经过一群纯音乐人的推波助澜,这件事再次被大肆报道,似乎现阶段各大报纸批评余乙这才是zz正确。

余乙看到报纸后心里那个气啊,妈的,咬着我不放了是吧?

心里已经有了不少应对之法。

不过还没等他有所动作,神思者团队与倭国乐队一起发声:“《故宫的记忆》这张专辑是我们团队与余乙君,华国xx乐团、倭国xx乐团一起创作的,

初次去故宫之时,我们团队已经有这个想法,但是总是感觉缺少一些什么概念,是余君给了我们意见,

他说倭国以小调居多,想要展现出一副宏大的音乐,那就得以大调居多,尤其是展现华国的历史,经过我们的一致讨论,我们觉得很合适,所以就采纳了,

另外,其中的钟、罄、矢等乐器就是余君给的建议,他说音乐不应该分国界,所以有了这首纯音乐,

期间我们也跟着余君学习了不少华国历史知识,这对我们团队创作《故宫的记忆》这张专辑带来了很重要的影响,

起初,余君并不想他的名字出现在作者名一栏,他说他只想让人知道华国的风采,至于是谁创作的并不重要,

最终经过我们一致讨论,把他的名字与我们团队并列在一起,对余君造成的麻烦我们感到非常抱歉,希望这份申明能给还余君清白。”

神思者说明这件事后,纸媒对余乙的抨击力度降低了一些。

不过还是有不少人纸媒嘴硬,说余乙何德何能有这个能力?一定是冒用别人的功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