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声声悲壮战歌 句句刻骨柔情 (第2/3页)
郭昕武威郡王的绝笔信信简和奏折被保护得很好,这说明间关万里,危险万分的归路上,郭晨对这封信的极度重视。或许他遇到过数不清的艰险困苦,但是,一股意志在支撑着他,让他遇到任何磨难都要争取活下来,要完成武威郡王郭昕最后的遗志!
他身上的数不清的伤疤,还有那根本无法抗拒的杀气,证明了这一点。
郭晨,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元稹的思想越过高大的长安城墙,一瞬间朝着西边飞速延伸。
他似乎看到了在番邦铁蹄下惨嚎哀叫的大唐百姓,看到了连天的烽火,看到了一群衣衫褴褛的白发老战士在不屈不挠地和番邦精锐在拼命!
诗人和政治家的头脑相结合,让年轻的元稹心中涌出一股想要用诗表达这个想象的欲望。
他看着大门紧闭的医馆,他知道,郭晨应该暂时脱离了生命的危险。
他不相信这样坚强的战士会死亡。
因为,他要完成武威郡王的最后把这封信简和奏折送到皇帝的案头的遗愿。
他希望看到皇帝对安西大都护府全体烈士的褒奖!
他希望,安西大都护府仍然存在!
元稹摇摇头,他的心又乱了。
信里到底写了什么啊?
这封信简和奏折或许成为大唐历史上永远的谜。
元稹小妾的小院子里,白居易仰首观看天上的星星。
今夜没有月亮,星星就格外地多!
没有月亮的夜晚啊,总是令人感到一丝丝的遗憾。
一个心细如发,写诗就像喝水一样简单的大诗人,现在却不想写诗了。
他想写画本!他要写话本! 字和图画兼备的话本!
不这样写,老百姓看不到边关将士的真正铁血奋战的事迹!
大唐啊大唐。
虽然现在有了起色,但是国土面积大幅度萎缩,人们似乎忘了嘉峪关外那广袤的国土已经沦为番邦的猎场!
朝中,牛李之争,已经开始了
权力异常地集中,而且不接受任何监督,这是滋生贪腐的前奏!绝对的权力,必然产生绝对的腐败。
倒霉的是老百姓。
牛李党争,发展到后来,纯粹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根本顾不上国家兴衰了。
真的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白居易本质上是个诗人学家,他不太懂政治,他以诗人的前瞻性思维,感觉到了元和中兴刚刚开始却要即将终结。
他企图,以武威郡王郭昕的英雄事迹,用安西将士们那鲜艳的热血来唤醒那些为了自身利益而不顾大局越来越胡说八道的政客们!
白居易从来不想参与牛李党争。
非常遗憾的是,整个朝廷都大致划分了这两个松散的朋党范围和圈子,白居易也不能幸免。
他白居易现在还不知道,他会历经七个皇帝,七个朝代,而牛李党争从无断绝,他也从头到尾经历了牛李党争,最后能得到善果,他实在是有大气运的人。
白居易在回想。
从元和三年(公元808年)制策案开端,已经两年了,牛李两党,唇枪舌剑,你死我活地开始越演越烈!从国策之争发展到了朋党之争,意气之争!
凡是对手反对的,我就支持,凡是对手支持的我就反对。为了反对而反对,无论对错,只要不是一党的,那就是对手。
白居易不太懂政治,但是,他毕竟是官员,他认为,一方用宦官,用藩镇。一方要除宦官,削藩镇。这或许才是最根本的一个矛盾吧?
一个是氏族大家,一个是中下阶层的科举出身官员。这两个层次的官员从开始就有了矛盾。
都是利益闹的!白居易恨恨地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