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9章火热的天堂岛 (第1/3页)

加入书签

第239章火热的天堂岛 (第12页)

发生在天使岛热火朝天大干的场景,是大唐王国10多年来高速发展的缩影,以华人移民为主的大唐国民,在优握宽松的发展环境下,焕发出了极大的建设热情。

所有人都明白;他们是在为自己未来的幸福生活而努力。

根据《授田法桉》;

举凡迁往人烟稀少北方和南方内陆省份垦殖的王国居民,可以免费获得一块10英亩的土地,以优惠价格获得一块不超过50英亩的土地,可以耕种,放牧,满8年可以转让。

作为大唐王国的海外领地,天堂岛同样执行《授田法桉》,只要抵达该岛的华人移民就可以获得大唐王国居民身份,获得每人不超过60英亩的土地,也就是300亩。

前提条件是做两年的包身工,没有薪水,只负责食宿,要根据安排力所能及的务工。

最后根据表现分为优、良、中、劣四等,评价越高的移民可以优先选取田地,其分到土地越好,比如临近溪水和灌既水渠,地势高不易淹没,土地平整肥沃等等。

这样的移民政策在神州大地造成极大轰动效应,不要说难民,就是无地农民和地主雇农,全都纷纷的报名要求移民,人数以数十万计。

土地,对清国人拥有无与伦比的诱惑力,很多殷实的小地主家庭都忍不住诱惑,举家移民天堂岛。

前往天堂岛的船票便宜的多,大统仓26两白银起,在神州南部省份单程5天5夜便可抵达,自费购买船票者可免除两年包身工劳动义务。

有的地主家庭人口众多,一次性迁移十几,二十几名家族成员是普遍现象,最多的甚至上百口家族成员集体迁徙。他们有能力购买船票,抵达天堂岛后,便可以获得最多数千亩的土地(大部分以优惠价格购买,少数达到数万亩之巨)。

这样的巨大诱惑力,就是地主家庭都挡不住。

大唐王国和满清签署过类似于美方的《望厦条约》,又名《中美五口通商条约》,条约规定唐王国在神洲正常经商,贸易,劳工和其他往来,地方政府不得予以蓄意干扰,必须要给予尊重和协助。

在外交、通商方面享有与英国同等权利,并且享有领事裁判权,即唐国公民触犯刑律,必须要交由唐国公使馆处置,满清官府无权过问,拥有一系列超国民待遇。

也正是因为外交条约为基础,沿海省份官府大部分不敢留难,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批人口外流。

事实上

大量人口外流也为当地政府减轻了负担,两广地区向来人多地少,江浙闽地区同样如此,因为土地和争夺水源激发的宗族械斗每年数百起,伤亡超万人。

巨大的人口压力就像汹涌的洪水,适当的分流,也有助于减轻地方官府压力,最直观的表现就是逃难人群少了,城镇乡村乞丐少了,溺婴恶习不再像早期那么普遍,甚至宗族间大规模械斗也少了。

实在过不下去,让那些年轻人闯荡北美去吧,总是一条活路。

月2日

第一批来自神州大陆的移民抵连天堂岛(新几内亚岛)东港,这批移民在海上整整走了10天10夜,比移民新西安的华人在海上待了多一倍时间。

这批移民总数万人,分乘1艘移民船和货船抵达,他们的到来,让东港瞬间便热闹了起来,城镇建设进度陡然提速。

董杰作为东港建设指挥部主任,对此早有规划,在他胸有成竹指挥下,先将八千华人移民划入屯垦队,2000人划入伐木队,500人划入烧荒队,选取有木工和泥瓦工手艺的2200余人加入建设队,300多名妇女划入采摘队,饲养队,后勤队,剩余的会看病的看病,会烧砖的烧砖,会编织的编织,会做饭的去做饭,会唱戏的闲暇给大家唱唱戏,轻松下,各有分工。

肉眼可见改变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烧荒继续在进行中,由于充沛的劳动力抵达,烧荒过后的焦黑树林迅速被伐倒,无数的大树根被刨出来拖走,然后手扶拖拉机进场清理场地。

按照石灰线修建起灌既水渠,一座座高大的水车沿着河边建立起来,清澈的溪流顺着灌既水渠流淌进田地里,一望无尽刚刚开垦出来的田地冒出绿芽。

三个多月后

当这些农田收获第一茬粮食和蔬菜,将意味着东港具备了自我发展的能力,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庄稼一年三熟,压根不用担心吃不饱饭。

东港上千平方公里的平缓丘陵地区,一片片树林被烈火焚烧,然后重复着伐倒大树,开垦良田的程序,勤劳的华人移民迅速改变着这里的面貌,令其变成又一个江南水米之乡。

在东港城镇建设中

深挖的排水渠用砖石砌成,覆盖泥土压实后,用石灰和煤渣反复碾压,然后铺上一层碎石再铺上一层煤灰,最后铺砌石板,形成宽敞而整洁的道路。

道路两边大量的建筑拔地而起,每一天都有数千名工人在修建房屋。

鉴于本地区处于热带潮湿地区,面海背山,所以这里的房屋采用红砖铺地,红砖砌到一尺半高的位置,然后再用木方修筑房屋。

这样建造起来的房屋防潮又坚固,由于天堂岛木材储量几乎是无穷无尽,所以建造木屋的时候非常舍得用料。

剥去树皮的原木简单加工后直接垒砌,真是又坚固又结实,建造起来速度还快。

短短的三个多月后,东港各种具备浓郁华夏特色的房屋已经达数千栋之多,飞檐挑斗,楼阁重重,初步呈现独具东方特色和韵味的港口城市风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