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新年新气象! (第1/2页)
一个多月后
1892年悄然来临。
长安
当大明宫内的皇帝李察获知,名不见经传的德国将领提尔皮茨受到德皇威廉二世的重用,由其主持草拟德国皇家海军长远发展规划,他意味深长的笑了起来。
这意味着历史沿着原定的轨迹运行,可预见性大大增强了。
提尔皮茨少将是个天才的组织家和煽动家,对于导致德意志帝国走向覆灭具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引导了德皇威廉二世一系列错误的决定。
妥妥一个大灾星啊,德国佬可真麻烦了!
就在前几天,皇家海军元帅潘恒臣公爵年老致仕了,一同退役的还有皇家陆军副参谋总长田满屯上将,副参谋总长范鹏举上将等一批宿将老臣。
这些开国元勋大多年老体衰,已经无法继续贡献余热了,只能退隐山林。
就在去年,前首相柳贤君,陈才良先后于月和11月离世,这令皇帝李察唏嘘不已,早期跟随他打天下的开国元勋已经凋零的没有几个了。
这几位开国元勋,皇帝李察恩旨葬入圣皇山群英阁中,塑像纪念这些功勋老臣,以示皇恩浩荡。
时代大潮滚滚向前,一代新人换旧人。
当今世界的舞台中心依然在欧洲,现今欧洲逐渐形成了德奥意与法俄相抗衡的两大阵营,大趋势日益明显。
为了抗衡以德意志帝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压力,法国一直在竭力的拉拢沙俄,不惜代价的给予大额法郎贷款,帮助其实现工业化和建设现代化军工产业。
本世纪80年代初
俄德关系一度出现缓和局面,三皇同盟在188年甚至还曾经续订过一次。
但是在德奥俄复杂程度堪比三角恋的关系中,巴尔干问题成为了无法调节的矛盾,沙俄屡次被放鸽子,成为最终的牺牲品。
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全力对付俄国,这是三皇同盟最致命的一点,也是沙俄心灰意冷的真正原因。
在这样一个三皇同盟中,另外两家联合起来对付自己,沙俄怎么看都像个冤大头,这该死的同盟不要也罢。
俄奥两国在巴尔干争夺影响力是必然的,奥匈帝国为了保障自身的安全必须在巴尔干有稳定的控制权,这是关乎到政权稳定的重大地缘战略关系。
沙皇俄国则死盯着亚得里亚海不放,西进政策是持续了200多年的国策,巴尔干地区必欲得之而后快,怎么也不可能放手。
因此,随着俄奥之间矛盾的加深,俄德的关系开始逐渐疏远,这给了法国佬以可乘之机。
法国佬就像个窥伺已久的第三者,当发现机会后,利用金钱不断的腐化拉拢感情已经不和的大白俄,离间其与德奥两国间的关系。
皇帝李察清楚的知道;
自去年月以来,法俄两国高层讨论的军事协定已进入了实质性阶段,预计在今年的某个时间点就会正式签署,从而形成法俄军事联盟,
欧洲两大军事阵营的最终形成,这奠定了一战前的基本格局,是具有分水岭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
鲁莽的德皇威廉二世依然在作死的道路上狂奔,他在以鄙夷的态度激怒沙俄后,又在南非问题上轻率的表态。
这彻底的激怒了大不列颠帝国,从而导致大不列颠帝国加入了法俄同盟,形成“英法俄同盟”。
行吧,行吧,继续闹腾吧!
三皇同盟破裂在即,皇帝李察欣慰的看到欧洲形势的巨变,身处局中的德皇威廉二世依然狂妄自大,过高的估计德意志帝国的能力。
欧洲日益尖锐的局势,让英、法这些老牌世界列强无法将主要精力放在北美,帝国方面正好安心的种田发展。
历史轨迹又变得有迹可循,证明大唐帝国崛起没有扰乱世界主线,这也是皇帝李察一直担心的地方。
一颗心重新返回肚子里的皇帝李察,指示帝国政府加大力度向东部各省移民,全军退伍官兵集中安置在东部各省,进一步强化对东部地区的渗透和掌控力。
至于地位未定的“哥伦比亚争议地区”,大唐帝国有十足的耐心等待。
三年五年不算长,十年八年也等得起,等到法国人撤军自然瓜熟蒂落,时间的优势在帝国这一方。
帝国方面没有准备与法国兵戎相见,能不打仗就解决的国际矛盾,还是要尽量用和平手段解决。
真正撕破了脸,心中就留下了芥蒂,事态还远没有严重到那样的程度。
北美事务大臣潘守国勋爵上奏宫庭,言及英法等国代表意图重开第2轮债务重组谈判事宜。
皇帝李察只是回复了8个字;“依卿所见,便宜行事。”
这既是对潘守国勋爵莫大的信任,又是如山的责任,只有勇于承担的能臣大员才能托付,让他放手去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