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东施效颦 (第2/2页)
“我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唐帝国万岁,皇家禁卫军万岁,圣皇陛下万岁,万万岁!”
雄壮嘹亮的回答声震长空,高级军官们能够感受到圣皇陛下浓浓关爱,此刻心中热血沸腾,感觉到无上的荣耀。
刘忠国上将说的“东施效颦”那是有依据的,地处热带的爪哇岛并没有骑兵传统,娇贵的马匹难以适应该地区潮湿高温的气候。
荷属东印度群岛总督府麾下,只有两个骑兵团,编制共约一千五百余骑,全部部署在苏门达腊岛。
在上英德拉吉利战役中,这些荷军骑兵部队已经被大发神威的帝国装甲师全部歼灭,只剩下大猫小猫两三只。
如今爪哇岛的荷军失去了高机动性兵力,不具备大范围穿插的能力,也不具备游击战的条件。
狭小的爪哇岛总面积约1388万平方公里,地形仿若法式长棍面包,东西长约90公里,南北最宽160公里。
这里连绵的群山从西到至东纵贯全岛,还有大片大片的热带雨林地区,一些山谷和沿海平原像珍珠串似的一线展开,多位于高于北部和西部。
这样的地形条件,注定了缺乏机动回旋余地。
只要大唐帝国军队扼守山谷通道,重要桥梁和城镇,封锁港口和道路,荷军就是瓮中之鳖,插翅也飞不上天。
别说机动作战了,缺乏后勤支持很快就会窒息而死。
所以,在南非动辄转战千里的骑兵游击战,在这里只能是妄想。
与之相比较
大唐帝国军队准备就较为充分,其皇家禁卫军也好,皇家陆军也好,都是标准化骡马化师团,这也是当今世界先进军队的标志。
为了适应东印度群岛作战,大唐帝国军队进行了适当的改变,由部分卡车,拖拉机和骡车,驴车代替马车。
小部分的骑兵部队,则由天堂省提供的600余匹晋江马用做坐骑,这是一种非常适应东南亚热带湿润地区的优良马种,产于沿海地区福-建。
天堂省引进晋江马繁育已经有十几年历史,形成较大规模的种群。
这种马具有很强的耐高温,高湿,耐粗饲的特征,还具有早熟、乘挽役用性能好,繁殖力高等优点。
不仅可以做挽马,且可在水、干田地耕作,缺点就是爆发性较差,持久力一般,相较于温血马和阿拉伯马体型较小。
在充分准备情况下,大唐帝国军队反而具备了较高的野战机动性,能够利用汽车,骡马大车和骑兵部队,实现每天上百公里的大范围转移。
远征兵团三箭齐发的进攻策略,实质上将爪哇切割成数个相对较小的战场。
躲没地方躲,藏没地方藏。
在失去了巴达维亚这个西部最重要的城市后,失去日惹,泗水等中部地区城市后,荷军不可避免的走向败亡,这可不是一句两句口号就能挽回的局面。
远征兵团司令长官范鹏飞上将是个行事极为谨慎的老将,他并不急于将荷军赶尽杀绝,而是命令部队步步为营,先巩固了占领区再说。
如今在巴达维亚及其周边地区,由当地土著和战俘组成的十几万营役营,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废墟清理和重建工作,到处都是火热建设的场景。
十几万人一起动手,清理城市废墟的工作进展的非常快,短短十几天已经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新建工作。
残破的墙壁该推倒推倒,该清理就清理,能够用的砖石一垛又一垛的整齐堆放,还有各种拆下来的木头,能用的全部集中放置。
剩下的钻石瓦砾填平炮弹坑,重新夯实道路,铺上厚厚的一层碎石夯实,再加上粉煤灰或者石灰,就是很好的道路基础垫层。
在这些道路上铺上沥青,建立绿化带和分隔带,种植高大的行道树,就是一条宽敞的高标准公路。
几天的激战过后,军队在现有基础上,开始分几路占领周边的城镇,进一步侵蚀并且稳步扩大战果。
大大小小的战斗时有发生,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距离彻底败亡,留给荷兰人的时间不多了。
现在回想起来
荷兰人叫嚣着要在爪哇岛上打25年甚至更久的战争,直到将入侵的大唐帝国军队拖垮,那是多么可笑的呓语。
帝国军队不断的扩大占领区,白天打,晚上防,几乎没有留下什么可趁之机。
在布尔战争中,布尔人频频袭击英国运输线和后勤补给城镇,这种情况在爪哇岛几乎看不见。
因为重兵盘踞的巴达维亚,日惹,泗水这些城镇,可以直接从海上得到补给,运输线只有几十公里甚至几公里,大军一至二刻便可杀到。
至于派遣到周边城镇的占领军,只携带五至六天的粮食和弹药,一个步兵连四辆骡车就能解决,耗费并不大。
荷军想要抢,基本只能踢到铁板上。
随便一至二辆灰狼装甲车停在路口要隘,在重机枪子弹没有消耗完之前,几乎不可能被突破,冲上去就是找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