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各方算计,是非曲直 (第1/3页)
大非川之战结束六年之后,唐朝终于无法忍受吐蕃的多次骚扰,决定将目光从东边收回,转而投向盘踞西域的异族。
仪凤元年闰三月初一,吐蕃侵犯鄯、廓、河、芳四州;
二十九日,吐蕃侵犯叠州。
仪凤二年,也就是今年五月,吐蕃侵犯扶州。
正因为如此,平息完半岛的不安定因素,解决这个野蛮国家,成了帝国的当务之急,否则西域将会一直处于动荡之中。
而在天皇李治看来,吐蕃攻占西域以及大非川之战中的失败,是其一生光辉形象中的刺眼污点。
在驭龙宾天之前,必须要彻底完成清算,向世人和那些番邦小国们证明大唐是不可战胜的!
诏《令举猛士敕》之中,更是直接说明吐蕃在这几年十分不安生,而大唐对其始终采取克制态度,比止令镇遏,未能即事翦除。
这种情况下,吐蕃仍旧不知好歹,反而变本加厉,如今已成为国家不得不铲除的蛮族势力了。
故而,各地百姓选择踊跃参军,希望一血国耻,彻底剿灭吐蕃。
十八万大军!
这个上报过来的数字非常夸张,哪怕大部分是辅兵,所形成的战力仍旧非常可观。
如今,庙堂之内,朝中众臣议论纷纷,毕竟上次大非川失败的原因为将帅不和,所以此次任命将帅,必须慎之又慎。
到底该选谁呢?
说实话,因为孟凡对历史了解不算特别多,只知晓大非川之败,却不清楚后面一系列相关战争。
一番争执之中,深受皇帝信任并在朝中担任中令,也就是宰相一职的李敬玄被推上台前。
不可否认,唐朝时武分途还未完全实现,士人们大多是能能武,可以做到:能安邦平天下,武可鞍马定乾坤。
奈何无论孟凡怎么看,都不觉得前方那个看起来很儒雅的老头,是什么好人选,他真没有那种果决劲儿。
可是,今上态度很明确:
非他莫属。
至于原因,前辈军将推举!
若是旁人倒也没什么,可推举之人乃是常年镇守边疆,防范吐蕃的名将刘仁轨!
昔年薛仁贵因大非川之战中的失败而声望尽失,为了防范吐蕃的骚扰,朝廷又必须派一名大将前往河陇地区镇守,收拾残局。
那时候,李治举目望去,突然发现朝中似乎没有可拿得出手的大将了,太宗皇帝留下的李绩死了,苏定方也死了,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贵吃了大败仗。
万般无奈之下,朝廷决定再次征召已经称病致仕的名将刘仁轨,任命其为陇州刺史,镇守河陇地区,防范吐蕃侵扰,而他确实做的很好,深得帝心。
后来出镇辽东,亦大有作为。
可关键在于,李敬玄知晓这里面有圈套,事实上他和刘仁轨之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积怨已深,且深到让双方都可以置国家利益于不顾,也要把彼此拖下水来!
这分明是一次报复。
李敬玄太了解自己了,负责内政绝对有信心,而统兵能力……
时隔这么多年,被国家寄予厚望的十八万大军交到自己手中,去攻打占据地利的另一强国吐蕃,下场会是什么?
“臣非将帅才,且仁轨逞憾,故强臣以不能。”
在满朝武的注视下,宰相李敬玄叹息,直接把难处说出。
可惜,这一行动无疑对于急于教训吐蕃的皇帝而言,是一件很扫兴的事情,李治端坐在御座之上,认为李敬玄在矫情,根本不留任何情面,直接说道:
“仁轨若须朕,朕且行,卿安得辞?”
一个边疆大吏,一个中枢大臣。
二者间会有多少矛盾?
分明是你李敬玄矫情!
人家举贤不避仇!
眼见皇帝都这么说了,属实不知兵事的宰相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君说臣行,臣能说不行?
皇帝太信任刘仁轨了,老小子真是在借公事来泄私愤!
一切尽收孟凡眼底。
自始至终,他都很沉得住气,并未主动发表什么看法,毕竟自己应诏恳请随军出行的疏,至今尚未得到回应。
↑返回顶部↑